兵团战友之家's Archiver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2

再转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资料

[url=http://nmbingtuan.cn/blog/?2097/viewspace-63782.html]http://nmbingtuan.cn/blog/?2097/viewspace-63782.html[/url]
[size=5][color=#006400]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资料
[/color][/size][url=http://sunyuxing1953.blog.163.com/blog/#m=0&t=1&c=fks_095075087086084071081082074068083081083067084084082][size=5][color=#006400]默认分类[/color][/size][/url][size=5][color=#006400]2008-05-05 13:29:31 阅读124 评论2[/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字号:[u]大[/u][b]中[/b][u]小[/u][/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订阅[/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969年

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办公会议批准建立内蒙古建设兵团化纤厂
4月18日,纺织工业部军管会业务组批文同意建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化纤厂。
5月7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成立大会。

兵团组织形式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编制系统,采用兵团一师一团一连队的体制,不把营作为常规建置。

(一)兵团领导机关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将兵团直属机关设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内,原内蒙古党校大院被兵团接收,作为兵团机关的所在地。1969年年初,北京军区任命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领导干部。

司令员:何凤山
第一政委:暂缺
第二政委:倪子文
副司令员;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
副政委:李植林、朱世钧

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部的建置是:
司令部:参谋长董儒强,副参谋长张旭之、孟庆祥。下辖作训处、军务处、生产处、基建处、管理处及直属警卫排。
政治部:主任李惠民,副主任李中飞、陆国祯。下辖组织处、干部处、秘书处、保卫处、宣传处。
后勤部:部长刘耕,副部长郭贤。下辖卫生处、机运处、财务处、军械处、供销处。

1969年5月,成立了由以下人员组成的兵团党委:
何凤山、倪子文、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李植林、朱世钩、董儒强、李惠民、张旭之、孟庆祥、李中飞、陆国祯、刘耕、郭贤、庞德运、张振华、孟昭贤、田益国、张绍喜、李永森、郑东明、高汉杰。
其中何凤山、倪子文、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李植林、朱世钧、董儒强、李惠民为党委常委,党委书记何凤山,副书记倪子文。
同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又任命刘义荣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赵强为副政委。

(二)各师直属机构
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实际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队。
一师师部设在巴盟蹬口县巴彦高勒镇,师长庞德运,政委张振华,下辖一至六团。
二师师部设在巴盟乌拉待前旗乌拉山,师长孟昭贤,政委田益国,下辖十一至十九团。
三师师部设在巴盟临河县,师长张绍喜,政委李水森,下辖二十一至二十三团。
六师师部设在锡盟东乌旗东风镇(乌拉盖农场),师长郑东明,政委高汉杰,下辖五十一至五十四团,暂管三十一、四十一团。
各师直属机构包括政治部、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下设组织、宣传、保卫、干部、直工科,司令部下设作训、军务、生产、基建、管理科和直属武装连,后勤部下设供销、机运、财务、军械、卫生科和农机厂、被服厂、物资站(供应站)。
10月19日,边疆各生产建设兵团紧急传达以林彪名义发出的战备命令,进入临战状态。
1969年全年内蒙古兵团共安置知识青年50843人;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其中出身好的知识青年占了85%;女知识青年占53%:
北京 23607人 保定 4254人 天津 5046人
上海 182人 呼和浩特 4505人 浙江 2762人
包头 5611人 零星人员 4876人

1970年

5月12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
6月23日,中央安置办公室,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加强安置经费管理使用的通知》。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报告》,开始试验招收工农兵学员,各生产建设兵团也推荐了一批知识青年上学。
8月1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七”化纤厂投产。
8月20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安置经费的开支标准和供应渠道的试行意见》。
8月25日----10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全国生产建设兵团会议。
12月, 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
1970年共接收城市知识青年26580人,其中男知青13358人,女知青13222人:
北京 4166人 青岛 4849人 天津 10202人
伊盟 110人 呼和浩特 1978人 巴盟 149人
包头 1592人 锡盟 256人 集宁 1051人
济南 751人 零星 1476人

1971年

4月, 财政部,农林局,国家计委劳动局联合组成3个调查组,分赴辽宁盘锦垦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和广州生产建设兵团,调查农业工人工资制度问题。
5月, 农林部,财政部调查组提交《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实行供给制的调查》。
6月30日,农林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递交《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工人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职工101000人(包括75000名知识青年),家属为38000人。
9月26日,国家计委,农林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调整工资问题的通知》。

1972年

3月, 农林部,商业部,轻工业部根据国家计委的要求,联合召开了由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蔡家的甜菜生产座谈会,讨论建立糖料生产基地问题。
5月5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三团四连在扑灭[u][b][color=#0000ff]草原[/color][/b][/u]大火时烧死69名知识青年。
5—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国务院农林部联合派出3个小组,调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浙江、安徽5个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
7月21日,财政部行政事业财务司调查组提交《关于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财务的调查》。
8月, 农林部制定《关于1972-1980年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开荒规划的初步设想》(草案)。

1973年

2月8日, 总参谋部、农林部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关于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为题的调查报告 》。
2月22日—3月3日,北京市召开知识青年座谈会,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生产建设兵团派北京知识青年参加了会议。
2月23日,农林部提交《关于召开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座谈会的报告》。
3月3日, 农林部、财政部发出《关于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以上行政事业费问题的通知》。
4月3日,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组织文化考试。各生产建设兵团知识青年纷纷准备参加考试。
5月8日, 农林部提交《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实行工分之情况的报告》。
6月22日—8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8月4日, 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9月5日, 财政部、农林部颁发《国营农牧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9月26日,国家计委、农林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调整工资问题的通知》。
11月24日,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

1974年

1月3日, 财政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牧场调整工资在财政预算上处理办法的通知》。
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黄帅的一封公开信----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九团政治楚王亚卓同志》,制造了全国的“王亚卓事件”

1975年

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7月16日--7月21日,农林部召开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做好交接工作座谈会。
内蒙七万知青转交地方
一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9540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6383人,其中病退938人,困退1362人,上大学1088人,参军91人,招工217人,调出2687人,知青死亡42人,其他原因减员48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626人,至1975年6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12441人。
二师,至1975年6月,实有知青数为27054人,其中参加兵团3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为26184人,3年以下的有870人,1255名知青长期逾假不归。
三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9325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3272人,其中病迟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知青29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699人,至l 975年8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15325人。
四师,共接收知识青年8491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1815人,其中病退142人,困退284人,上大学436人,参军38人,招工46人,调出869人;知青死亡35人,逮捕1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242人,至l975年5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6620人。
五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1046人,七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2679人,其中病退173人,困退722人、上大学667人,参军73人,招工177人,调出的7人;知青死亡92人,判刑10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99人,至1975年5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8166人。
六师,共接收知识青年7906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2566人,其中病退845人,困退826人,上大学572人,参军37人,招工32人,调出254人,知青死亡11人,提干14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46人,至1975年6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5269人。

1977年

12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
当年,北京、天津知青办同意放宽原内蒙古、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病退、困退的限制,掀起了这两个地区知青大回城的浪潮。

1978年

10月31日----12月1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发出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宣布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已是国家职工,不再办理病退、困退回城。
11月20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总校、分校及原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华北农垦兵团大部一同并入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率领数千名复员、转业军人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和锡林格勒盟等地接管国营农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规划为6个师的建制,每个师辖10个团,每个团辖10个连队。[/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转)

1969年5月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当年,兵团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队,接收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5万余人,全兵团在职人员达7万余人。1970年,又组建了2个师,15个团。按照原来的规划,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境内,四、五、六师设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格勒盟境内;由于锡林格勒盟草原地区不适于发展农业和超量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兵团不得不将四师从锡林格勒盟迁到了巴彦淖尔盟,使“东三师、西四师”的格局变成了“东二师、西四师”的态势。1971年,内蒙古兵团已有41个团(包括2个工业团和4个相当于团级的工矿企业)职工为10.1万人,其中有知识青年7.55万人,复员转业军人和留厂职工2.57万人,现役军人近6千人,另有家属3.8万人,共计14.5万人。1972年,内蒙古兵团总人数为17万人,职工(包括知识青年)13万人。至1975年,内蒙古兵团下设农牧业团35个,厂矿企业单位34个,在职人员11万余人。[/color][/size]
[size=3][size=5][color=darkgreen]兵团总部: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化纤厂 呼和浩特市

工程团 呼和浩特市

发电厂 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

化肥厂 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

1师:师部驻巴盟磴口县

1团 磴口县朝阳镇 原乌兰布和农场

2团 磴口县红卫镇 原巴彦套海农场

3团 磴口县卫国镇 原哈腾套海农场

4团 磴口县戍边镇 原太阳庙林场

5团 磴口县建国镇 原包尔套勒盖农场

6团 磴口县反修镇 新建点 包尔套勒盖西

7团 磴口县红旗镇 原纳林套海农场

2师:师部驻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

11团 乌拉特前旗 原乌海劳改农场

12团 乌拉特前旗新安镇 原乌海劳改农场

13团 包头市西水泉 工业团 下属采石厂、阀门厂、拖修厂、风机厂、化工厂、无线电厂、浆粕厂、造纸厂、农药厂等

14团 乌拉特前旗苏独仑 原苏独仑国营农场

15团 五原县建丰 原建丰农场

16团 中后旗牧羊海 原东方红种羊场

17团 乌拉特前旗中滩 原中滩劳改农场

18团 包头市万水泉 原共青农场

19团 乌拉特前旗坝头 原乌梁素海水产局

20团 杭锦旗独贵特拉 原独贵特拉公社、杭锦淖公社

62团 乌拉特前旗大佘太 原苏独仑农场牧业队

3师 师部驻巴盟临河县

21团 临河县军垦镇 原临河劳改农场

22团 临河县屯垦镇 原狼山劳改农场

23团 杭锦旗巴拉亥 原巴拉亥林场

25团 杭锦旗扎尔格郎图 原改改召林场等

26团 临河县石兰计 原石兰计公社

糖厂 临河县

4师 师部驻伊盟海渤湾市

8团 乌达市 乌达市属农场、林场等 原属1师

24团 海渤湾市 原属3师

34团 磴口县碱柜 原接受朝格乌拉牧场,后随师部西迁

35团 苏尼特右旗塞汉塔拉 碱矿

玻璃厂 海渤湾市

5师 师部驻锡盟西乌珠穆沁旗

31团 西乌旗阿巴哈纳尔旗 原锡林格勒种畜场等 原属4师

32团 西乌旗阿巴哈纳尔旗 原毛登牧场 原属4师

41团 西乌旗高力罕 原高力罕牧场

42团 西乌旗哈拉根台 原哈拉根台公社,后划归兵团直属

43团 西乌旗宝日格斯台 原宝日格斯台牧场

44团 西乌旗彦吉嘎庙 原罕乌拉公社

6师 师部驻锡盟东乌珠穆沁旗东风

51团 东乌旗红星镇 原哈拉盖图农场

52团 东乌旗红边镇 原乌拉盖牧场

53团 东乌旗红疆镇 原贺斯格乌拉牧场

54团 东乌旗红光镇 原满都宝力格牧场

55团 东乌旗红建镇 原宝格达山林场等
[/color][/size]
[/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4

[size=5][color=darkgreen]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往事(图)[/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2009-11-23 12:30:00 来源: [/color][/size][url=http://szb.northnews.cn/bfxb/html/2009-11/23/content_335002.htm][size=5][color=darkgreen]北方新报[/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呼和浩特) [/color][/size][url=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ndong_bbs/5OQ8VTB2000120GR.html][size=5][color=darkgreen]跟贴 3 条[/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url=http://help.3g.163.com/][size=5][color=darkgreen]手机看新闻[/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table]
[tr][td][size=5][color=darkgreen][img=300,219]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2/62EAC7F326CA4E694069E9E5416025C9.jpg[/img][/color][/size][/td][/tr]
[/table][size=5][color=darkgreen][size=12px]兵团的组建

  [/size][/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  196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是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包括现役军人、复员军人、地方干部、农牧场职工等群体组成的不戴军徽(领章、帽徽)的准部队。

  兵团接收城镇知识青年的条件是: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无限忠于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工人、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子女,也象征性地接收少数“可教育好子女”。

  兵团的番号和正规部队一样对外保密,统一称部队。原计划组建为6个师,每个师辖10个团,每个团辖10个连队。一、二、三师设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四、五、六师设在锡林郭勒盟。1969年组建起4个师,即一、二、三、六师,下设24个团、246个连队,干部战士共62278人,其中知青49452人(自治区外39362人,区内10090人,出身好的占85%,女知青占53%)、现役军人3266人、复员军人5354人、地方干部1567人、下放干部535人、农牧场职工5103人,大中专毕业生772人。1970年,四、五师正式组建。至此,全兵团完成了组建6个师的建制,形成30个团、306个连队的规模。是年,接收城市知青26507人,其中区外21371人,区内5136人。由于锡林郭勒草原不适于发展农业,增加牲畜又超载,1972年11月,四师迁至伊克昭盟海勃湾市(今乌海市),形成“东二师、西四师”的格局。

  军事训练和战备

  兵团组建初期以连队为单位出早操,不管白天劳动多累,晚上都要轮流站岗放哨,每周夜间举行一次紧急集合,冬季进行长途野营拉练。这对在城市里长大的知青是一次身体和意志的锻炼。行军中他们用“为了解放全人类,苦练一双铁脚板”、“兵团战士意志坚,三九寒天只等闲,为了埋葬帝修反,甘洒热血永向前”的口号相互激励。1969年初,中苏、中蒙关系出现紧张态势。8月23日,兵团开始进行战备教育。

  基本建设和各业生产

  兵团组建初期,各团战士自己动手进行脱土坯、烧砖、架电线、修路等艰苦劳动,当年完成第一期土建工程,为行政、生活、文教卫生事业建成大量用房、交通和通讯设施,交付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达28.26万平方米,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还进行了工业、农业、牧业、林业、水利等大规模基本建设,5年国家基建投资共计41625万元。

  1969年兵团只有5个小工厂,年产值533万元,上缴利润113.58万元。到1975年,工业基本投资达13230万元,建成和接收大小工矿企业41个,有团级厂3个,营级厂1个。各师有被服厂、拖修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1970年,兵团司令部将原驻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农场的二师十三团改建为工业团,接收了包头新生阀门厂、新生砂石厂、农药厂,新建了无线电厂、造纸厂,生产农药、化肥、拖车、阀门、农机配件、混纺布、棉纱、平板玻璃、煤、电、半导体元件等30多种工业品。6年产值达3100多万元,盈利1132万元,供销企业盈利244万元。

  1969年7月,兵团直属团级企业化纤厂列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纺织车间和化纤车间分别建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台什村原内蒙古农业学校和西郊孔家营村。兵团战士参加了工厂基建和车间建设,到外地培训后的387名女知青战士成为技术骨干,第二年正式投产,5年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紧缺的化纤混纺布,填补了自治区化学纤维纺织品的空白。

  兵团组建初有22个农业团,共5.1万人。在“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口号下,兵团战士改造沙漠,治理盐碱,开荒造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荒136万亩,建成基本农田3.34万亩,植树造林6.96万亩。1975年,耕地面积由64万亩扩大到147万亩,灌溉面积由31万亩增加到49万亩。第一年生产粮食200万公斤,平均亩产31.25公斤。6年来,农业团生产粮食16787万公斤,上缴国家肉类706万公斤。锡林郭勒草原的牧业团,在当地蒙古族牧民的指导下,战士们学会了放牧、接羔、挤奶、剪羊毛等技能,1974年牲畜总头数达到108.79万头(只),年平均增长22.4%,纯增4.6%,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各农牧业团还种蔬菜、养猪,解决副食品自给问题。但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事事讲突出政治,没有从实际出发的长远规划,缺乏生产经验,尽管干部战士风餐露宿、流血流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出现了亏损,粮食始终没有实现自给。

  兵团战士的艰苦生活

  兵团战士每人发给安置费平均400元、个人津贴(第一、二、三年津贴费每人每月分别为5、6、7元,均比现役战士少1元)和由连队统一掌握的伙食费(每人每月13.5元)。实行供给制,统一下发绿色军服、被褥,每人每月供应粮食45斤、食油4两。很多连队建在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的地区,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各团只有放映队巡回到连队放映电影。

  不少兵团战士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是艰苦的劳动和生活的压力,二是极“左”思想的压力。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二师十九团发生了闻名全国的“王亚卓(王文尧、恩亚立、邢卓三位知青的合称)政治冤案”。在“四人帮”的操纵下,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黄帅在日记中,大批“师道尊严”。王亚卓给黄帅写信,提出善意的批评。“四人帮”上纲上线,横加罪名,王亚卓受到处分。

  大火夺去69条兵团战士的鲜活生命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1972年5月5日,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刮起了大风,兵团五师四十三团二连一名战士将做过饭的热灰倒在草地上,引起草原大火。该团四连干部战士紧急集合奔赴火场救火。由于指挥不当,迎着火势扑打,很快被闷进火海,战士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大火夺取了69个鲜活的生命,100名战士被烧伤,有的造成终身残疾。噩耗传来,兵团政委倪子文等当天赶赴现场,进行善后工作。第二天,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员尤太忠赶到查看灾情,听取汇报,带来直升机迅速将伤员送往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救治。兵团政治部批准授予69名知青战士烈士称号,为杜恒昌、胡国利、吴炳义、王占祥4位烈士追记一等功。

  兵团的改制撤销

  1975年4月20日,自治区革委会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6月24日得到批准后,撤销了兵团、师两级机构,农牧业团改为国营农牧场,多数归盟市领导,个别的由旗县领导。兵团的34个厂矿企业,规模较大的移交盟市工交、建委、国防工办系统,其他企业划归自治区、盟市农管局和农牧场。兵团战士升学、参军、招工和口粮标准、公费医疗、探亲、病退、困退等政策一律不变。

  文/钱占元 (本文来源:[/color][/size][url=http://media.163.com/special/007625CB/bfxb.html][size=5][color=darkgreen]北方新报[/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 ) [/color][/size][url=http://news.163.com/][size=5][color=darkgreen][img=12,11]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img][/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4

[size=5][color=darkgreen]1971年的兵团文件:连队行政管理制度[/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关于颁发连队行政管理制度的通知(记录稿)[/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传达人:张连长  传达时间:1971.5.21  记录人:韩大正[/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一 作息制度:[/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起床:(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晨)出操二十分钟,星期六清理卫生,星期日不出操。[/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开饭:要求按时(进行)。开饭前要唱歌。[/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天天读:每日(安排)一小时。内容自行安排。[/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劳动:政治统帅生产,生产任务要落实到班、排。武装连队要搞“经常练”,提倡三枪  五弹活动。[/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政治活动:要科学安排时间,充分利用田间、地头和晚上。[/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6 文体活动:(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跃部队生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7 点名:每周(进行)一、二次。节假日要进行点名。[/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8 就寝:一般要按时就寝。就寝后衣物放置要符合战备要求。[/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9 注意劳逸结合,通常节假日、星期日应该休息。生产任务忙时可以休大礼拜。每周(要给)两个晚上让战士处理个人事情。[/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二 会议汇报:[/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班务会:每周一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排务会:根据需要自行安排。[/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连务会:每周至少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加。[/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战士大会:每月一次以上。[/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排长、班长每周要向连队领导汇报一次工作。连队领导每周要向上级汇报一次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三 干部值班:[/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连队干部在夜间、节假日期间要值班。[/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连执勤员由各排排长轮流担任,时间一周。职责:[/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负责起床等连队作息制度(的实行)。[/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检查内务卫生。[/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派遣公差勤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登记外出、外来(人员)情况。[/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安排哨兵勤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6)督促连队武器装备、机械(设备)保养(工作)。[/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7)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并进行)落实。[/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8)每日向上级汇报学习情况、好人好事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9)协助连队首长处理各种行政(管理)事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排执勤员:由各班班长轮流担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四 查铺查哨:连队要建立查铺查哨制度。由排长以上干部(认真)执行。[/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五 礼貌风纪:[/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深刻认识养成礼节、礼貌是两化建设的需要。(要做到)着装整齐、态度和蔼,注意礼节、礼貌周到,作风正派。不准起绰号。严禁动手打架、骂人。[/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要教育青年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吸烟、不喝酒。[/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参加各种集会时不迟到、不早退。(入场要)按时到指定位置入座,退场要遵守秩序。[/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兵团战士外出时要互相关心。(乘车时)遇到首长、老弱病残群众要主动让座。[/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六 请假销假:[/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外出时要按级请假,按时归队并且及时销假。对私自外出人员,查清原因后要给予处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排以下单位准许批假二日。连队准许批假三日。四日以上假期要报团以上单位批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对伤、病人员要热情关怀,(要给予)及时治疗。治疗期间要实行半休、全休或住院。[/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七 内务卫生:[/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对所属人员要)适时进行卫生教育。对传染病要及时处理。每班要有一名义务卫生员。[/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保持清洁卫生。各种物品要放置整齐、有序,符合战备要求。[/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厕所要适应使用。(宿舍)冬天要有小便桶。劳动场地要有临时厕所。[/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每周要进行一次室内室外的卫生打扫。个人要保持清洁。[/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连队要有义务理发员,要有公用理发工具。[/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八 伙食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伙房要由连队干部负责管理。按战士供给标准(操作),让战士吃饱吃好。[/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炊事员要选择优秀战士担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司务长、给养员要搞好自身思想革命化,要向内行人员学习。[/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积极搞好农副业生产。[/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要建立连队经委会(经济委员会),公开账目、公布食谱。[/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6 建立伙食值班制度。[/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九 警卫勤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组织勤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对重要目标注意(保障)安全。[/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设立口令。发现情况要及时汇报。[/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在严寒季节值班时间不要过长。[/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 武器、生产工具:[/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武器的保养一般两周(进行)一次。[/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轻武器(一般)放在班里。[/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生产工具,(包括)各种机械,要及时认真保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连队要设置农业机械(停放)场。[/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一 服装用品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教育战士树立勤俭建军的思想,自觉注意服装管理,特别是冬装。[/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兵团)发的衣物不准出卖或者寄送回家。[/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各单位的劳保用品不准外借、出卖、寄送回家。工作调动时要(如数)上交。[/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二 牲畜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加强对(各种)牲畜的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努力)改良牲畜品种。[/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牧业连队要以牧为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注意保护牲畜,不准随便宰杀。[/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教育战士热爱本职工作。[/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6 不准随便骑马及其他牲畜。[/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7 建立马厩值班制度。[/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二 预防事故:[/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连队)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防止事故(发生)。[/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活动预防事故发生。[/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教育驾驶人员。[/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不准随便扒车、骑马。枪口(不准)对人。[/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5 不准随便下(河)湖摸鱼、游泳。[/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6 进行实弹演练时要严密组织。[/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7 不准随便开枪打猎。[/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8 注意高空作业安全。[/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9 在草场活动时要注意防火(安全)。[/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0 连队要设立安全小组,每班要设立安全员。[/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四 战士、职工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连队党支部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用毛泽东思想育人。[/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 贯彻林副主席对部队管理的(有关)指示,对部队严格管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3 干部要热情关心战士。[/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4 加强对女战士的管理。(共八条,原文注明并略去)[/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十五 对本制度的检查:团要定期检查实行情况。[/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5

[i=s] 本帖最後由 xtqiangda 於 2014-6-7 16:03 編輯 [/i]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在兵团传达时纪要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记录人:韩大正  1973.4.12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本文是根据韩大正战友1973年4月12日在内蒙兵团一师五团团部开会时的记录稿整理而成。这次会议由团政治处平主任主持,主要听取一师四团一连指导员张蕴琪(音)巡回传达“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纪要。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笔者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文字补充与修改。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一 “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会议介绍: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973年3月22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来自北京十一个郊区(县)、来自全国四个兵团(注1)、来自山西、陕西、内蒙等地的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共二百余人参加。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吴德、吴忠、丁国钰等北京市领导参加了座谈会。(注2)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设便宴招待来自祖国各地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会议主要内容是征求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对这项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交流经验,巩固上山下乡工作成果,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战略部署。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代表组由15人组成。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吴德说:你们代表北京几十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来到这里要有什么说什么,把广大青年们的意见和希望反映上来。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对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和要求。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专门召开了来自各个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层连队指导员政治思想工作座谈会。探讨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探亲假是一年一次好还是两年一次好等等。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组织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经验交流会。12名代表畅谈了自己的体会。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一师四团一连指导员张蕴琪(音)代表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工作汇报。汇报一开始,他就深情地唱起了《兵团战士之歌》——“蓝天作帐地作床,黄沙拌饭可口香。狂风为我送歌声,广阔沙漠好战场。要用我们滚烫的汗水,把乌兰布和来浇灌,要用我们战斗的歌声,唤醒那沉睡的阴山。”这首歌受到与会代表们的热烈欢迎。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汇报结束后,大会首长说:以前我们对你们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了解得很不够,今天我们也很受教育。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座谈会期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召开了宏大的万人报告大会。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还组织代表们到北京平谷县平安务(音)大队、燕山石油化工总厂、工艺美术展览馆参观。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丁国钰作了大会总结报告。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送给每位代表一套《列宁全集》和一套反映陕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生活的图片。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设便宴为来自祖国各地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送别。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大会后,又留下二十多位代表在北京做巡回报告,并进行了广泛的参观访问。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新华社还为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写出工作报告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指示:今后要加强对知识青年工作的管理。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二 参加座谈会的收获和体会: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1 走毛主席指出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的方向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到大会召开时,全国有八百万、北京有三十二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声势越来越大。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进行大会发言的还有: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三十七中的孙立哲。他在陕西延川县插队,认真钻研医学知识,克服种种困难,为当地的贫下中农治好了许多疾病,受到群众欢迎。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八宝山中学的王桂香。她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教师。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第一中学的曹治平。他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工副业连的烧窑战士。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二十二中的李振江来自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北京四十一中的刘念平在湖北革命老区插队。他是老干部刘西尧(注3)的儿子。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记录中断)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三 艰苦奋斗是我们青年的必经道路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记录中断)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注1:前三个建设兵团应该是黑龙江、内蒙、云南,第四个可能是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农13师。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注2:吴德: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吴忠: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丁国钰: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注3:刘西尧:历任国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国防工办副主任,首次原子弹试验副总指挥。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长。教育部部长。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会后内蒙兵团一师五团政治处平主任讲话: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我们向代表们学习什么?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一 认真学习代表们坚定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思想。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要认识到毛主席指出的这条道路,是无产阶级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社会主义要向共产主义发展,就必须消灭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在这一方向性的问题上,要有深刻认识并且不断提高。我们和出席大会的代表们比,他们认识得更深更高。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有人说:我们来到这里,路是走对了,门却进错了。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还有人说:金鱼掉在鱼缸里,前途光明,但是出路不大。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我说,要正确对待出现在我们中间的种种困难。只要是路线对了,就要坚定地继续坚持下去。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二 要虚心学习代表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思想。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热爱本职工作,就会刻苦钻研业务,就会脚踏实地工作。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三 要为兵团建设、为世界革命,努力树立在祖国边疆艰苦奋斗一辈子的思想。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整理说明: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原文是记录稿,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笔者加入必要的文字以求前后通畅、准确。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记录稿后面不全,请战友们谅解!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就在这次“北京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半年以后,在1973年9月18日至25日北京市委、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专门召开了“北京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6

[size=5][color=darkgreen]苑战国:我的军垦梦—兵团生活回忆录之一[/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2009年10月09日 11:05凤凰网知青【[/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大[/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中[/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小[/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articles/200910/1009_6849_1379994.shtml#][size=5][color=darkgreen]打印[/color][/size][/url][size=5][color=darkgreen]】 [/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共有评论[color=#f00]3[/color]条[/color][/size]
[p=30, 2, center][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url=http://tieba.news.ifeng.com/zhiqing/][img]http://img.ifeng.com/res/200910/1009_804982.jpg[/img][/url][/color][/size][/font][/p][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一[/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1969年7月下旬,空军的飞机不断在古城保定上空盘旋。飞机上投下的布告飘落到城区的大街小巷。[/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已多次捡到过这种空投的布告。它与贴满大街小巷的布告一样,是中央的“七·二三”、“七·二八”布告和4800部队、保定地革委的“七·二二”布告。布告我已看过,条款很多,但大意挺简单,就是停止武斗,上缴武器,无条件回厂、回校,按系统、行业、班组搞大联合。还提到要坚决镇压反革命。[/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动用飞机散发布告,给我的强烈感觉是,三十八军(当时的番号为4800部队)要动真格的了,它要采取强硬措施,迫使还在武斗的保定两个对立派别,放下枪炮,实现联合,最终达到保定的稳定。[/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三十八军介入保定文革之后,支持的是将斗争矛头指向省委书记刘子厚的“工总派”。“工总派”虽然把刘子厚搞得灰头土脸,但最终并没有把他打倒。“三结合”以后,刘子厚成了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依然主政河北。其它地市反对刘子厚的造反派全部垮台,只有保定的“工总派”因有三十八军的支持,才得以幸免。支持刘子厚的保定“红楼派”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决意置“工总派”于死地,而“工总派”依然还想着彻底斗垮“红楼派”。所以,保定依然枪声不断。[/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此时,保定文革已基本上由三十八军主导,它必须尽快结束保定的混乱局面,以跟上全国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它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强迫两派就范,就是很自然的事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所参加的保定五中“钢铁兵团”就属于“工总派”。三十八军要求我们回校搞联合,我们本该响应。可“钢铁”似乎已是一盘散沙,并没有人出头组织这件事。我们依然盘踞在市人委西北角的小院里。[/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市人委的全称是保定市人民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市政府。市人委所在的大院据说是清代的贡院,里边的房子还真的都是古衙署式的旧建筑。它的格局是院子后边还有院子,挺老大的。这里是“工总派”的据点,我们在学校无法立足,便占据了其西北角上的一个花园式小院。[/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保定五中“钢铁兵团”,本来比对立面五中“烈火”和五中“造反团”势力大,占据着学校的中楼和北楼。但由于后来学校对门的第一橡胶厂“工总派”倒戈,“红楼派”整个保定地区的农民组织“贫代会”,又把据点建在了五中的西边,使我们处于两面受敌而又孤立无援的境地。更可怕的是,“烈火”和“造反团”手里有了枪,我们处在了真实的威胁之下。迫于形势,我们搬出了学校,到这个小院落脚。[/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已有很长时间不去市人委了。因为“钢铁”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活动,连为本派充数壮胆的游行活动都没有,只有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那儿胡混,实在没什么意思。[/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从兴高采烈地欢迎停课闹革命开始,我参加文化大革命算起来也有三年时间了。革命造反的热情,在“到底做得对不对”的追问中消耗,我已没有了争斗的昂奋,只有对这种混乱的厌倦。[/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二[/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8月初的一天,我心血来潮,又去了市人委,竟然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保定招兵。[/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如能参加内蒙兵团,说不定就能亲手教训苏修老毛子了。3月份发生珍宝岛事件时,我曾满腔怒火,义愤填膺,恨不能自己也去当兵守边防。[/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当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是我的向往。绿军装,红领章,英姿飒爽,骑马挎枪,那是多么豪迈。[/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文革初期,我们班的李国型就光荣入伍。他是我的好友,我特意到保定地球物理探矿公司他的家中,为他送别。我请求他到了部队以后,尽快给我来信,多介绍部队的情况。[/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不久,我就收到了他的来信。信封上他的地址是“河南洛阳总字790部队23分队”,番号!让人自豪的番号。可惜,它与我毫不相干!我认真地看着信中的每一个字,力图从字里行间想像出部队的火热生活。[/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拿着他的来信,我嫉妒得眼睛都要发红。但我知道我没有戏,我永远都当不了兵,因为当兵要过“政审”这一关。政审要上查三代,看看家族中有没有人有政治问题。初三上学期团支部培养我入团时,我已从班主任刘永义那里得知,我父亲有历史问题,参加过国民党,当过国民党兵。解放后虽已定性为一般历史问题,但仍是一个极大的污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政审“审”的就是老子,我有个有问题的爹,怎么可能通过征兵时的“政审”呢?[/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兵团招兵,让我眼前一亮。听说,兵团也在解放军的序列,也是部队的编制,由现役军人领导,能算半个兵。但招兵条件不像解放军征兵那么严格,也没有名额的限制,能够加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另外,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已是大势所趋。我感觉,与其将来被安排下乡,还不如主动去兵团,因为我对兵团有着极为美好的印象。[/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军垦战歌》,反映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影片中,青年男女唱着高亢、嘹亮战歌,满怀激情,战天斗地,把亘古荒原变成了塞外江南,那火热的场面,引燃了我想当兵团战士的热望,成为我军垦之梦的源头。[/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尤其那首《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插曲,一唱就令人对军垦生活无限神往。[/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迎着晨风迎着阳光,[/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跨山过水到边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伟大祖国天高地广,[/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中华儿女志在四方。[/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哪里有荒原,[/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就让哪里盛产棉粮。[/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哪里有高山,[/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就让哪里献出宝藏。[/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嘿![/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革命的重担扛在肩上,[/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毛主席的教导记在心上。[/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红在边疆专在边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在斗争中奋勇前进,[/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朝着共产主义坚定方向。[/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感觉只有那些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才有资格唱这样的歌曲。而自己每每唱起这首歌曲时,也会不自主地渴望自己具备这种资格。[/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还有一首叫《边疆处处赛江南》:“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赛呀赛江南。朝霞染湖水,雪山倒影映蓝天。啊呀勒,黄昏烟波里,战士归来鱼满船,哎,鱼呀鱼满船。牛羊肥来瓜果鲜,红花如火遍草原……”更是诗情画意,令人遐想。[/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还看过一本小说,叫《军队的女儿》,也是写新疆建设兵团的,曾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小说的主人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叫刘海英。她年纪虽小,理想远大;积极上进,勤奋好学;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无畏;瘫痪后,又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最终光荣归队。堪称青年的榜样![/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情节之中,把自己也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掩卷深思,我会想,我要是刘海英的战友,该多好啊![/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另外,我还看过一本描写云南知识青年建设边疆的书,叫《边疆晓歌》。已记不清是不是写兵团的,只记得有知青恋爱的内容。看那本书时,我很关注这样的情节,与此无关的往往跳过。看了此书,我竟然幻想着自己也在边疆建设中找到意中人。[/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而眼下自己有机会成为光荣的兵团战士了,自然激动万分,仿佛自己已是《军垦战歌》中的人,自己已和心目中的英雄们站在了一起。[/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三[/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招兵的消息传开后,“工总派”占据的市区出现了“逃避斗争,就是背叛”、“做彻底的造反派,不做可耻的逃兵”的大标语。[/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有人对我说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属北京军区序列,他们来保定招兵是个大阴谋,是支持“红楼派”的北京军区,瓦解保定造反派的釜底抽薪的诡计。希望人们不要报名。[/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感觉,这种说法很难自圆其说,因为招兵动员不仅面向三十八军支持的“工总派”,而且也面向北京军区支持的“红楼派”。为防止因在保定招兵而把派性斗争引到兵团,招兵时还按派定向。“工总派”的去三师、六师,“红楼派”的去一师、二师。而且支持“工总派”的三十八军,也动员“工总派”的学生去三师二十三团,据说,该团的现身军人都是从三十八军调去的。[/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我分析,不愿意让人们报名的应该是各组织的头头,手下的兵走没有了,他们还给谁当头儿呢?而不应该是三十八军,因为那时主导保定文化大革命的已是三十八军,保定出问题,中央要向三十八军问责,三十八军当然希望保定尽快稳定下来。所以北京军区组织保定两派学生去内蒙,三十八军一定会顺水推舟的。[/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其实,我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争斗,而且已看出,我们对于争斗结果的影响那就是个零。至于谁更造反,谁更革命,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最终不过沦为上层斗争的工具。[/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green]学校也不像机关、企事业单位,派性斗争夹杂着个人恩怨,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虽然学生们造了半天反,也想争个上下高低,但也都知道最终要一拍两散,各奔东西。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刘子厚,一生一世斗下去,非斗出个血海深仇不可。我们班的两派同学间就没有什么仇怨,私交还都是挺好的。所以,我觉得,我报名去内蒙,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color][/size][/font]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7

四,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1969年8月上旬,我接到通知,说兵团接兵的人第二天到我们“钢铁”的驻地,进行招兵动员。通知我的好像是张玉庆,他是“钢铁”的小头目,也想去兵团,应该是他组织了这件事。[/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第二天,还没到约定时间,市人委西北角的小院就挤满了人。不仅有文革的积极分子,还来了不少不怎么参加活动的准“逍遥派”。人们三三两两地交流着能够听到的各种信息,焦急地等待着招兵的人的到来。[/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他终于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白白胖胖的军官。有人介绍说,他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二团的政委,也是六师接兵的负责人,叫蘭克夫。人们称他蘭政委。跟在蘭政委身边的还有一位个子不高,长得挺秀气的学生模样的人,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据说是蘭政委的助手。[/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蘭政委先给我们讲了组建兵团的伟大意义。他满怀深情地说,红卫兵小将们,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喜讯!今年一月二十四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亲自批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兵团的最大关怀!最大鼓舞!最大支持,最大鞭策!在毛主席“一·二四批示”的指引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于今年春季胜利诞生了。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他介绍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是北京军区序列的生产建设部队。由军队领导,建制、待遇和正规部队一样,同样也发武器。不同的是,它的任务更为繁重,不仅要保卫边疆,还要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兵团的建军宗旨就是“屯垦戍边,寓兵于农”。所以,我们既是兵,又是民。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他说,我们接兵组的同志,这次来到保定,就是遵照毛主席的“一·二四批示”,为兵团挑选精兵强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他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的驻地是锡林郭勒盟草原。锡盟草原是中国的四大草原之一,水草丰茂,牛羊遍野。[/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在动员报告的最后,他说,历史赋于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最神圣的任务,就是把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进行到底,彻底解放全人类。所以,你们不仅要关心保定,还要关注全国,放眼世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在祖国北疆布下了新疆建设兵团、内蒙古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建设兵团。这不仅对保卫我国北部边疆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反修、防修和世界革命都会产生重大影响。[/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讲到这里,他挥动手臂,激动地说,你们的面前是一副重担,既艰巨,又神圣。把这副重担交给你们,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你们的信任,是祖国和人民对你们的信任。也是你们红卫兵的光荣,你们红卫兵的骄傲。党在向你们招唤,毛主席在向你们挥手,你们应该怎么办?[/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大声回答:“参加兵团!”我已热血沸腾,也跟着大家一起喊起来。[/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动员报告结束后,人们立即把蘭政委围了个严严实实,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各种问题。有人问是不是发枪,有人问能不能骑马,有人问发不发军装,蓝政委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他说,兵团和部队一样,实行供给制。吃饭,有连队食堂,穿衣,由连里发军装。买日用品,连里发津贴,第一年5元,第二年6元,第三年7元。三年之后实行工资制。[/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也有女同学问什么时候才能探家。蘭政委答复说,三年之后安排,每年一次。[/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人们把能想到的问题,基本上都问了个遍。看看人们基本平静下来,蓝政委让他的助手给大家发了申请表。[/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我领了一份,我的好友张金贵也领了一份。我俩曾反复商讨是否参加兵团,最后商定,结伴而行,共赴边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五[/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回到家里,我把我想去兵团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明确表示反对。[/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她的理由很充分,也很现实。家里收入不多,父母收入加在一起也就70多元;而孩子不少,一共5个,生活一直非常困难。我是老大,他们早就盼着我能上班挣钱,补贴家用,减轻他们的压力。[/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1966年,我初中临近毕业时,他们就曾为此事伤过脑筋。我想考高中,将来能上大学。而父母则希望我尽快工作,及早挣钱。可巧那年闹起了文化大革命,上学也好,上班也好,都无从谈起,此事才不了了之。[/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现在,好容易熬到文革有了收尾的苗头,她当然盼着我能分配工作,为家里挣钱。[/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无所事事的焦躁,想找到工作开始新生活的焦急,一直煎熬着我,我当然理解母亲的心情。我不仅知道她希望我担当养家重任的心思,也知道她对我远离故土,几年不能回家的忧虑。[/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可我把去兵团看作自我解脱,冲破沉闷困境,开创新生活,实现夙愿的现实途径。虽然母亲为我设想的将来可能更好,但它能否实现,却根本无法确定。[/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我一直信奉“手里的一只鸟,胜过树上的十只鸟”,所以决定想办法突破母亲的阻拦。[/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有效的办法——用“大帽子”压服她。人们都处于“革命狂热”之中,父母因私欲阻拦子女的狂热举动,往往会被子女揭发,殃及自身,被人扣上“不许子女革命”的“帽子”,所以父母们处理此类事情会格外注意分寸。[/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我抓住母亲也有这种顾虑的弱点,向她大讲参加兵团的伟大意义,无非是添油加醋地重复蘭政委讲的那些东西,并强硬地表示不管说什么也一定要去。[/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母亲最终向我作了让步,说等父亲回来听他的意见。[/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父亲那时在保定市西郊供应站华二南基地工作。单位离家很远,不能每天都回家。[/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由于初二我申请入团时,获知父亲有历史问题,并向他核实,他似乎已自我矮化,不再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我。由于影响了我的政治进步,他好像对我还有点愧疚。[/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文革中,我参加的是“工总派”,他参加的是我的对立面“红楼派”,我们在家时虽不像社会上的两派那样仇视,但也常争得面红耳赤。我与父亲的关系,远不如我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母亲参加的也是“工总派”,虽然派性不是很强,但说起文革的事,也总会站在我一边。[/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父亲回来了,他支持我去兵团。他的看法是,年轻人总守着家有不了出息,出去闯荡,才能增长见识和才干,将来干一番事业。他对母亲说:“我的意见是孩子愿意去,就让他去。家里的事,我们扛着。不能因为我们,影响了孩子的前途。”[/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size=5][color=darkslateblue]母亲不再反对,我去兵团的事就这么决定了。[/color][/size][/font]
[font=Verdana]
[size=5][color=darkslateblue]作者:苑战国[/color][/size]
[size=5][color=darkslateblue]知青点:[/color][/size][url=http://tieba.news.ifeng.com/zhiqing/tieba.php?tid=3940][size=5][color=darkslateblue]巴音胡硕镇兵团六师战勤连[/color][/size][/url][/font]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8

[size=6][color=#ff00ff]婚姻--一个日愈凸显的新问题 [/color][/size][url=http://book.ifeng.com/lianzai/detail_2009_03/03/291182_0.shtml][size=6][color=#ff00ff]中国知青史•大潮[/color][/size][/url]
[size=6][color=magenta][/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收藏本书[/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 [/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img]http://res.book.ifeng.com/index/icon_06.gif[/img][/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 字号 [/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img=10,9]http://res.book.ifeng.com/index/icon_10.gif[/img][/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color][/size][/url][size=6][color=magenta] [/color][/size][size=14px][size=6][color=magenta][/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文革"后期,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遇到了婚姻问题。上山下乡的特殊场合,使这个问题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婚姻,而成为运动中纠结着诸多矛盾的一个焦点问题。剖析这个问题,有助于加深对运动性质和一代青年悲剧性命运的了解。下面从知青的婚姻政策、知青婚姻率、知青婚姻类型、已婚知青的窘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一婚姻政策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知青下乡以后或迟或早都会遇到婚姻问题,而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又直接关系到上山下乡运动本身的命运,因此无足奇怪,当该问题刚刚显露头角时便受到了决策者的关注,并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运动的高潮期,新闻媒介为了给这场运动大造声势,不厌其烦地宣传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思想。虽然,使下乡知识青年"扎根"在农村的有效手段莫过于鼓励他们在农村结婚,安家落户,但有关部门却把提倡晚婚作为知青工作的一个重点。1969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中强调,对于下乡的男、女知识青年,都要提倡晚婚。翌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以及同年4月国家计委军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中重申了这项政策。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积极宣扬下乡青年"带头移风易俗,为革命坚持晚婚"的事迹。197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贫下中农积极教育插队知识青年,正确处理婚姻问题,劝导他们实行晚婚的消息。在这则消息中,是否坚持晚婚,被耸人听闻地提高到"阶级斗争"的高度加以认识,而一些地方出现的早婚苗头则被斥责为"阶级敌人"破坏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股"妖风"。不久,就有河南省延津县小店公社的13名知识青年致书《人民日报》,认为实行晚婚决不单纯是生活小事,而关系到能不能更好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彻底改造世界观的大问题,进而向全国的知识青年倡议:带头移风易俗,为革命坚持实行晚婚。1971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在"为革命大力提倡晚婚"的醒目标题下,刊登了这封书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从信中可以得知:有些地方的插队知青,在下乡两三年后已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有的家长也不失时宜地为儿女的婚事操心。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从政府决策及其宣传喉舌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确信,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若干年里,上山下乡运动的指导者是把倡导晚婚摆在一个很重要位置的,尽管这种做法不利于知青在农村的稳定。那么,作为其决策的背景又是什么呢?要而言之,起码有三点: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第一,下乡知青尚未大批进入合适婚龄,"文革"中率先下乡的"老三届"(即66届、67届、68届)初、高中毕业生,1968年时的年龄在16-21岁之间。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所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直到1980年才做了修改,比原定婚龄男女各提高了2岁),然而法定婚龄只是法律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并不意味着青年到了这个年龄就一定结婚。何况国家从70年代初起加大了宣传晚婚的力度,晚婚受到鼓励,晚婚的年龄划定在:城市青年为女25岁,男28岁;农村青年为女23岁,男25岁,即比法定婚龄高出5-8岁。既然提倡晚婚的出发点是试图限制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难怪会将晚婚年龄视作理想的婚龄。按照适用于农村青年的标准,知青中年龄最大的66届高中毕业生中的女性应在1970年达到晚婚的年龄。步其后尘,每年都会有一批青年加入到适龄者的队伍。而在头几年里,真正感到婚姻问题迫在眉睫的仍是为数较少的"老三届"女高中毕业生。因此,在决策者看来,婚姻问题尚未凸显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第二,政府希望通过知识青年的表率作用,在农村开风气之先,移风易俗,切实推进晚婚和计划生育政策。"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一度使中国的人口增长失去控制,酿成1949年建国以来又一次人口出生高潮期。进入70年代,全国形势趋于安定,计划生育作为国务院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当务之急又被提了出来。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把晚婚和计划生育变成城乡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力争在"四五"期间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左右,农村降到15‰以内。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同年,在周恩来主持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把人口增长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计划。这些步骤都预示着:推进晚婚和计划生育,已成为举国上下涉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旷日持久的群众性活动。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这项活动遇到的巨大阻力主要来自封闭落后的农村。千百年来,"多子多福"、"人财两旺"、"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小农经济的生育观在广大农民中保持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农村中落后而繁重的手工劳动方式,以及农民年老后依靠子女养赡的古老生活方式,为传统生育观的绵延存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要在较短时间内扭转这种局面,仅凭农民自身的力量显然是难以胜任的。方兴未艾的上山下乡运动,将成千上万的城镇知识青年播撒到全国村村寨寨,这使国家的领导人有理由相信,在推进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中,找到了一支可以信赖的骨干力量。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197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接见参加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时,周恩来明确指出:"计划生育,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不开。城镇青年下去以后,要做模范。"他还特别夸奖女知青代表徐敏光是晚婚的"模范"。徐17岁时还乡务农,此时已经28岁,还没有结婚。周恩来指出: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晚婚,计划生育,下乡青年提倡,造成风气,更有力量。每年100多万人到农村去,到处讲,这是最好的推广。《中央政治局同志接见参加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和总后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同志时的讲话》,1973年8月6日。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下乡知青既被赋予此项光荣任务,当然要身体力行。因此,在各种场合积极鼓励知青晚婚,是顺理成章的。 [/color][/size]
[size=6][color=magenta]  第三,为了缓解知青住房困难,也只能提倡晚婚。下乡知青要结婚成家,必须解决住房问题。但每名知青下乡时,国家拨给的安置经费中,用于建房的不过一百余元。由于拨给经费不足,农村社队又不愿或者无力额外贴补,以致许多青年下乡后没有房子住。他们或者"打游击",居无定址;或者租农民房住,得过且过;栖身破庙、牲口棚的事也时有所闻。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结婚成家,无异于眺望海市蜃楼。[/color][/size]
[/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09

[b]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1)[/b]
 [size=5][color=sienna] (二)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早在50年代中期,就有一些知识青年参加农场建设。1962-1966年,国营农场累计接收安置了42万城市知识青年此据国务院知青办编:《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第3页。《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则说有257万人。。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1972年底,到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已有200万人,约相当全国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和的1/4此数字系1962-1972年合计。目前两组数据略有差异。一组是国务院知青办《1962年至1972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情况》(1973年6月)提供的,称全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总数为873万人,内到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的207万人(占总数的24%);一组是国务院知青办编:《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1981年3月)提供的,称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总数为845万人,其中到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的196万人(占总数的232%)。。这以后,多数农场、兵团人员极度饱和,安置知青人数剧减。整个"文革"期间,安排到国营农垦系统的知识青年近250万人(约为下乡知青总数的18%)此据国务院知青办编:《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第2-3页。《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则说有220万人。。各垦区接收知识青年的人数是:黑龙江垦区55万人,广东垦区36万人,上海市农场32万人,辽宁垦区22万人,新疆、云南、内蒙古垦区各10万人,江西垦殖场8万人,江苏、湖北农场各5万人,湖南、安徽和北京市农场各3万人,其他省、区的农场在2万人以下。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到国营农垦系统的知识青年中,有60万人是跨省、区安置到边远地区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他们主要来自京、津、沪三大城市和浙江、四川两省。跨省安置的走向基本上依照"文革"前的旧轨而因时因事有所变通:北京青年12万人,大部分到黑龙江垦区,少部分到内蒙古垦区;上海青年27万人,其中12万人到黑龙江垦区,近10万人到新疆垦区,4万人到云南垦区;天津青年8万人,半数以上到黑龙江垦区,其余主要到内蒙古和甘肃农场;浙江青年4万人,大部分到黑龙江垦区;四川青年4万人,绝大多数到云南垦区《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个别数字不准确。如上海市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为97万人,书中却说有8万人。。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60年代后期,全国大部分省、区相继以国营农场为基础,组建了一大批生产建设兵团或农建师,划归各大军区或省军区领导。生产建设兵团是带有军队编制特点的大型国营企业,内部保持着军队师、团、营、连的建制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由于"文革"期间进入国营农场系统的知识青年近半数被安置在生产建设兵团,遂使这种组织形式与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不解之缘。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肇建于50年代初。195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以平战结合、寓兵于农,"屯垦戍边"为宗旨,实行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发展农垦事业的同时兼有巩固边防的作用。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60年代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有过将1/3以上的军队改建为生产建设部队的设想,为此,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人做过详细调查和征询。1962年,中苏关系剑拔弩张,新疆数万边民越界外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周恩来指示下,在千里边防线上建起一条边境农场带,屯垦戍边。在当时的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1966年2月,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新成立的"西北农垦兵团"和"西北林业兵团"也管起来,即用该兵团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大批有经验的干部,支援这两个兵团的建设。西北两兵团的筹建,意味着兵团体制由新疆推广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但不久,对这个计划又做了调整。西藏的有关领导向周总理报告说,各地青年都愿意到新疆去,我们动员不到知识青年到西藏来。周总理当即指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组成1000多人的一个团,由知识青年组成,动员到西藏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听说让他们去西藏,3天之内报名的超过了3万人,最后派去了2000多人张仲瀚:《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矗立在军垦战线上》,《人民日报》,1979年1月18日。。这年9至10月,河南开封市约2000名知青和社青,千里迢迢奔赴新组建的西藏生产建设兵团。这成为"文革"前上山下乡的尾声。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文革"前,大批安置城镇知青的唯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古属"西域",晚清正式建省。幅员辽阔,沿边旷土多未垦辟。新疆紧靠苏联,有着上千公里的边境线。新疆又是汉族与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混居地区,有史以来民族问题比较复杂。主要基于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考虑,国家自50年代起陆续组织大批内地人口迁徙新疆。1954年,以复、转军人和国民党军队起义人员为主体创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color][/size]
[size=5][color=sienna]  新疆紧靠苏联。60年代初苏、中关系急剧恶化,新疆的战略地位益显重要。与此同时,"大跃进"的失败导致国民经济凋敝不堪,百业萧条,农村饥馁遍地,发生了饿死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大城市一下子涌现出数量庞大的失学待业青年。尤其是上海市,就业问题相当尖锐。仅需要安置的初、高中毕业生就有十几万人。于是以这批青年为主要对象,制定了一个新的、大规模向新疆移民的计划。[/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10

[b]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2)[/b]
 [size=5][color=sienna] 上海市委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派工作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师和农2师塔里木垦区作长期安置计划的考察,把该垦区作为安置上海知青的基地。这项计划曾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的支持,他指示:"将童男童女分别组织部队,生产打下了基础,劳动熟练了,有对象结婚,就在边疆安家。"鼓励上海青年在新疆安家落户,既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又可起到屯垦戍边的作用。一举两得,是有深远考虑的。1963年9月,农垦部长王震在一次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将知识青年编入生产建设兵团的安置办法,他说:采取征兵组织生产部队的形式,首先是保证青年学生在吃穿用上面相等于步兵士兵的待遇(每月津贴费可比士兵略低),每人每年伙食、服装、津贴等费用约需250-300元,三年后再评定农工工资等级,这样就能够巩固住。其次是参军可以激发青年革命精神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军队形式的组织纪律性强,便于对青年进行管理和进行政治、生产技术教育,能够较快地成为有文化有生产技能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产业军王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63年9月。。由此可见,当初是将生产建设兵团视作安置城市知识青年的一个理想场所。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建立的殊勋,它在建国以后享有的崇高荣誉,以及它在年轻人心目中居有的神圣地位,都使这一设想变得切实可行。
  生产建设兵团领导在上海做动员时,曾许愿进兵团就是参军,发军装;不满16岁的,到新疆可上技校,毕业后愿回上海的就回上海,吸引了不少青年学生报了名。到"文革"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接纳上海知青97万。据说,平均不到四户人家中就有一个知青到边疆落了户。加上来自北京、天津、武汉、浙江、江苏等省、市的知青,总数多达127万人。他们到新疆后,被分别安置在南起塔里木河南岸,北到中、蒙、苏边境的阿勒泰,南北相距2000公里的地方。
  知识青年到兵团后,在"屯垦戍边"方面做出了贡献。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国归来路经新疆时,视察了石河子垦区。他们看到垦区良田棋布,渠道纵横,林带葱郁,工厂林立,非常高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石河子接见了上海知识青年杨永青等11人。周恩来指着陈毅对知识青年们说:"这是你们老市长,他关心你们,特意来看望你们。"张百顺等:《上海女知青采访录》,《新疆日报》周末版,1993年1月9日。杨永青的父亲是香港的资本家,她不留恋家庭富裕的生活,坚决要求到边疆扎根。周总理知道这一情况说,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们现在的表现和立场。只要能同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全心全意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就会有光明前途《中国农垦》,1965年第9期。。周的这段话,对于众多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曾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周还引用"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诗句教育兵团干部战士扎根边疆。
  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蓬勃发展的农垦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农垦管理系统很快陷于瘫痪,各地垦区混乱不堪,加之漫长的中苏边境上形势日趋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农垦系统的秩序和生产,同时也为了加紧进行备战,中共中央决定在沿边各省、区和一些内陆省份,以国营农场为基础大批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建设师,划归各大军区和省军区领导。兵团的师、团、营,甚至连一级主管干部,都由各军区调入的现役军人担任,用带兵打仗的办法管理企业。大规模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为安置潮水般涌出城市的下乡知青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从1968年到1971年,全国新组建的有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兰州生产建设兵团(在原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农建师基础上建立)、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广东生产建设兵团、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湖北生产建设兵团、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江西农建师、西藏生产建设师,加上前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12个生产建设兵团、3个农业(生产)师,分布在18个省、区(参见附录表4)。
  与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相比,去生产建设兵团应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兵团,生活待遇有基本的保证,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组织上有人管理。这几点尤为知青家长所看重。知青本人则往往为兵团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所吸引,对于众多因种种原因不能加入到解放军那所"学习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锻炼成长而沮丧不已的热血青年来说,参加兵团,"屯垦戍边",在"反修的前哨"当"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未尝不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因此,当这种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庞然大物于6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炫煌一时之际,立即成为面临下乡抉择的青年的首选甚至许多没有分配机会的青年也踊跃报名加入。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自1969年3-9月半年间,就接待了要求加入兵团的中学毕业生、退役战士、插队知青11万余人次。见《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然而生产建设兵团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它在接收知识青年时必须贯彻阶级路线,严格政治条件,而不能像对待到农村插队的知青那样,可以来者不拒,不分"良莠"。至少在运动初期,对于报名者感到应接不暇的兵团"招兵"人员,采取的政审标准是比较严格的。原则上应是符合民兵条件方可加入,"黑五类"子女表现不好的,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现行反革命分子等"文革"中落难者的子女,以及直系亲属被镇压者、有海外关系或社会关系复杂或不清楚者,均在拒收之列《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有的青年只好隐瞒不良的家庭出身,得以如愿以偿王川娅:《归途已断》,载《红土热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一些被"政审"淘汰的学生用写血书等极端方式表达自己要求加入兵团的迫切心情。有的知青虽百般争取,仍被拒之门外,最后只得"降一格"到农村插队当农民李士杰:《不是我不爱北大荒》,载《北大荒风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但一般说来,在当时滚雪球般迅速膨胀的兵团队伍中,出身不好的知青还是为数很多。[/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10

[b]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3)[/b]
[size=5][color=darkgreen]  下面是安置了大批知青的一些生产建设兵团的基本状况: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革"爆发,兵团饱经**,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未再大批接收外省、市的知识青年。1971年全兵团共有10个师、149个农牧业团和181个独立的工矿企业单位。农一师位于南疆西北部阿克苏境内;二师位于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三师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流域;四师位于伊犁河谷;五师地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六师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乌鲁木齐市境内;七师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天山北麓山前平原;八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九师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的塔额盆地一带;十师位于新疆最北部,横跨阿勒泰、塔城两地区。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70年代初,兵团总人口200万人,其中职工91万人,主要成分包括复转军人、国民党军队起义人员、支边人员、自动流入人员以及知识青年。原先的127万知识青年中,除因各种原因倒流回关内者外,当时留在兵团的尚有7万人农林部、国家计委劳动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组:《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工人现行分配制度的调查报告》(1971年8月20日)。又一说为:稍晚时候有知青十万人,见1973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在兵团庞大的职工队伍中,知识青年虽然仅占1/12,却是其中文化素质最高、年龄最整齐的一部分,成为兵团不可或缺的一支骨干力量。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2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是中国的东北边陲,地广人稀。特别是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区域的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以南的松嫩平原以及从完达山到兴凯湖的牡丹江平原,有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人们对这片气候严寒,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大荒原统称"北大荒"。老作家聂绀弩在他所写的《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大烟儿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北大荒荒凉的自然环境。然而这里地势平坦,有广阔的肥沃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50年代初,国家即组织力量开发北大荒。1955年一批铁道兵复转官兵在虎林县境创建了八五○农场,这是在北大荒建立的第一个军垦农场。1958年7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掀开北大荒开发史上最壮丽的一页。到"文革"前,在纵横千里的北大荒上,一大批国营农场建立起来。这些农场大部是以生产粮食和大豆为主的机械化农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成了北大仓。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1965年,中苏关系趋于白热化,黑龙江省的边境局势酝酿着危机。中共中央东北局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10万余名转业干部和战士(其中干部511人)分批到达东北农垦总局、省农垦厅、省水产局所属29个边境农场插场插队,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河农建一师和合江农建二师。不久,"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使这项工作陷于停顿。1967年底,黑龙江省局势趋于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和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重组兵团。1968年7月1日,兵团正式成立,共接收国营农场93个,合编为5个师,辖58个团,76个营,1300个连队,职工255万人,耕地面积1280万亩。一师在黑河地区,二师、三师在合江地区(以松花江为界),四师在牡丹江地区,五师在嫩江地区。1969年,兵团大规模开发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抚远,在当地又增编了第六师。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兵团的组建,主要是为了加强东北边疆国防建设,以及进一步开发边疆。为此,将本来属于地方政府主管的文教、政法、金融、商业、外贸、税收等部门完全接收过来,统一管理,成为党、政、军合一,工、农、兵、学、商一体的一个大而全、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和半军事化组织。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兵团主要领导干部由黑龙江省军区负责人兼任,以下师、团(场)的主要干部由现役军人担任,在兵团内部,干部有现役、非现役之分,劳动力也有兵团战士、兵团职工、兵团职工家属之别。他们之间,政治、物质待遇不同,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规模仅次于新疆兵团,安置知青的人数高居各兵团之首。1968年夏秋,北京、上海等地三万多名知识青年怀着建设农村、保卫边疆的热情,进入刚刚组建的兵团。年底,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的知青便蜂拥而至。1969年,全兵团接收知识青年19万余人,加上上年安排的3万人,共22万余人,总数已达兵团成立前原有职工人数的80%以上。到1972年底,仅仅3年多时间内,兵团就安置了知识青年31万余人,占职工总数的50%(当年兵团职工60万人)《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经济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5页;财政部行政事业财务司调查组:《关于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财务的调查》,1972年7月21日。。"文革"期间兵团安置知识青年近40万人。[/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11

[i=s] 本帖最後由 xtqiangda 於 2014-6-7 16:13 編輯 [/i]

[b]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4)[/b]
[size=5][color=indigo] 3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北部边疆,北部和东北部与蒙古、苏联交界。全区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而居全国第三位。内蒙古自治区水草丰茂,土地辽阔,畜牧业发达,素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50年代以来,国家在黄河河套、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兴建了一系列国营农牧场。 [/color][/size][size=5][color=indigo]  1966年2月,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指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负责筹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69年5月7日正式成立,同日,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建设兵团职工、干部(包括300多名现役军人)3000多人并入内蒙兵团。同年秋,通过接收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市以及本区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的知识青年而迅速膨胀起来。兵团编为6个师、41个团(其中6个工业团)。一师、二师、三师设在巴盟,四师、五师、六师设在锡林郭勒盟。1971年5月兵团发展到14.5万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职工10.[/color][/size][size=5][color=indigo]1万人,家属3.8万人。知识青年7.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5%农林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劳动局:《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工人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1973年。。这一比例,在诸兵团中是最高的。不久,兵团知青增至近10万人。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4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远离赤道的热带北缘,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地。50年代中,大批复员转业军人被组织到滇边组建农场,昆明市也组织了青年志愿垦荒队分赴各军垦农场,或组建青年农场。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发展橡胶及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从湖南等地抽调了数万农村青年支援云南农垦建设。1961年,昆明市知识青年400余人到了思茅地区的农场。第二年,又从昆明市下放了2000余名学生和社会青年。1965年,四川支边青年被动员到德宏、临沧、红河等垦区,他们来自成都和重庆,同时,湖南省的农民大量流入。"文革"中北京首批到云南农场落户的知青于1968年2月8日出发,2月21日抵达西双版纳的东风农场。不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波及充满神奇色彩的南国热土。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1969年10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以云南农垦系统和华侨部门的20多个边境国营农场共9万余人为基础。兵团辖4个农垦师,一师驻思茅地区(西双版纳),二师驻临沧地区,三师驻保山地区,四师驻红河地区。下设团、营、连建制。兵团建制庞大,并不严格按军队编制,有的团下辖20多个营,有的营下辖10多个连。每连虽定员109人,但初期皆不足数,为接收大批知识青年留有余地。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兵团借着大批安置城市知青迅速壮大。至1973年,已接收知识青年近10万人。其中,1968-1971年共有8385名北京知青安置在滇南的红河州、西双版纳的兵团各农场。四川知青41068人是集中在1971年到达的。这些知青是该省在"文革"中培养的首批初中生。他们大多于1969年春季入学,两年学制共学完一本《毛主席语录》,一本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手册》和数量惊人的学工、学农、学军课,从而实现了由学生到知识分子的"飞跃",达到下乡接受农民教育的标准。成都知青16652人,安排在滇西的瑞丽、陇川、芒市、盈江、宾川、沧源等处农场;重庆知青24400人,进入滇南勐腊、景洪、河口、弥勒、文山、金平、勐海等地农场。上海知青为数最多,4年中共有47575人加入兵团。以上接收外省知青共97000余名。加上昆明知青7038人,总数超过10万人云南省档案馆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档案》卷129,转引自《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226页。。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兵团组建时从昆明军区抽调2000多名现役干部。昆明军区颁布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编制表》规定了现役军人配备比例:兵团机关占80%-90%,师、团机关占50%-70%,营、连只配两名主管干部。兵团总人口约30万,干部、战士、职工18.8万人《热血冷泪--世纪回顾中的中国知青运动》,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这就是说,知识青年占兵团职工的一半以上。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5广东生产建设兵团。广东省地处华南,气候炎热,50年代初,国家抽调两万多名军队干部战士,组建林业第一师、二师,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开荒,建立橡胶农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到1966年,海南岛等边远地区已是国营农场星罗棋布,农场内橡胶园、茶园,还有剑麻、香茅、咖啡、可可、胡椒、油棕、椰子……一片连着一片。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1969年4月,成立了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管了原海南、湛江的国营农场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兵团组建时接收了大批本省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1971年兵团辖10个师(海南7个师、湛江3个师),148个团(橡胶团131个,茶叶团3个,剑麻团2个,油棕团2个,谷物团8个,水果团2个)。职工43万人,其中知识青年12万多人,以及社会青年、复转军人、归国难侨和移民等。兵团成立后,各级机构和部门的主要领导由现役军人担任农林部、国家计委劳动局调查组:《关于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橡胶工人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1971年5月25日。。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2月江苏省革委会发出通知,遵照毛泽东"五七"指示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和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教导,组建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加强沿海地区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于是,将江苏沿海各农场,包括新浦、北云台(林场)、云台、东辛、南云台(林场)、黄海、滨淮、滨海(牛场)、淮海、临海、新洋、弶港、新曹、海安、如东(棉场)、南通、江心沙、东方红,以及部分劳改农场共25个农场(林场、牛场、棉场)划归兵团管辖。兵团辖4个师41个团。营以上配备现役军人干部。兵团知青约有8万人,号称"五湖四海",主要来自南京、无锡两市,还有上海、杭州、北京等市知青不断调入。 [/color][/size]
[size=5][color=indigo]  7兰州生产建设兵团。是唯一一个横跨西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四省、区的兵团。西北数省、区地大人稀,农业劳动力不足,自50年代中期起,国家多次组织内地农民到当地移垦,因计划不周,缺乏经验,均以失败告终。1964年以后,仿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在上述地方实行军垦。[/color][/size]

xtqiangda 發表於 2014-6-7 09:12

[b]农场(兵团)知青的安置(5)[/b]
[size=5][color=darkgreen]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酒泉地区是当时东西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敦煌是东西交通的总枢纽,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终点。上述地区海拔高,日照长,虽然降雨量少,但有丰富的祁连山雪水和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的数十条河流可供灌溉,适于发展农业生产。1964年,以河西国营农牧场为基础,组建了农建十一师,同时调进大批复转军人和知识青年。到1966年,共安置天津、西安、兰州、张掖、武威、山东淄博、青岛等城市的知识青年近25万人,占职工半数以上。1965年,青海以原劳改农场--格尔木农场为基础,成立农建十二师。同时,从山东青岛、济南等八个城市接收知识青年7000余人,从西宁市接收知识青年1200余人。于是,以山东知识青年为主体,加上部分复转军人,共计1万余人,实行军队编制,采取供给制办法。同年,4800多名北京知识青年和2000名天津、杭州知识青年到宁夏参加军垦建设,于1966年元月成立了农建十三师。另外,在陕西省组建了农建十四师。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十个师,上述四省各农建师即依次顺排,并受其物资、干部、技术人员的支援。 [/color][/size][size=5][color=darkgreen]  各农建师组建不久,即遇"文化大革命",经营管理混乱,经济入不敷出。1968年7月3日,周恩来指示兰州军区,要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统管陕、甘、宁、青四个省、区的农建师。1969年4月,兵团正式成立,下辖6个师,57个团场。原甘肃农建十一师和水土保持建设师改编为农建一师、农建二师、林建师,分布甘肃省内;原青海农建十二师改编为农建四师,仍驻青海省境;宁夏农建十三师改编为农建五师,仍驻宁夏境;陕西农建十四师改建为农建六师。兵团组建后,主要安置了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城市知识青年。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除以上7个生产建设兵团外,其余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湖北5个生产建设师(生产师)也于1969-1971年相继成立。知识青年无一例外地成为骨干力量。1972年,全国兵团系统职工292万人,其中知识青年100余万人总参谋部、农林部:《关于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问题的调查报告》,1973年2月8日。。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同样是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兵团知青与插队知青的安置环境是存在明显差别的。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首先,两者隶属的所有制形式不同。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到社、队插队的知青,被置于类似农民的地位,挣工分吃饭,一切花销自理,国家不提供任何生活保障(至少在开始时是这样设想的)。除到牧区插队的少数知青收入较高外,大多数插队知青的日工值只有数角钱,最低的如陕北一些穷队,劳动一天只能挣几分钱《回首黄土地》,沈阳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56、323、447页。。知青干一年,还填不饱肚子,没钱买衣袜,更别提回家路费。兵团知青,通称"兵团战士",身份上属国营企业农工。内蒙古兵团知青,前三年实行供给制,平均每人每月33元,其中基本生活部分,包括伙食费、被服费和5-7元(第一年5元,第二年6元,第三年7元)的津贴,共29元,另加医药、烤火等费4元。三年后改行工资制,实际收入比以前提高10元以上。黑龙江兵团接收城市知青,一律定为农工一级,每月工资32元,劳保福利等各项待遇与原农场职工同。广东兵团对知青第一年发给生活费20-22元,一年后定农工一级,月工资24-26元。各兵团分配制度虽然有种种差异,但知青的收入都比较稳定,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证。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再者,知青集体的内部环境有别。插队知青集体户,一般由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学校的学生组合而成,文化背景、生活习性接近。兵团知青却的的确确来自五湖四海。排是安置知青的基本单位。有的排由清一色知青编成,有的则与老职工混编。但同一排的知青总是朝夕相处,生活劳动在一起。所谓"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他们虽来自山南海北,却水乳交融地生活在一处,这成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大文化景观。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其次,生活环境有异。插队知青尽管经济拮据,半数以上不能自给,但生活环境比较宽松。乡村中社会关系普遍疏散,即便是标榜"工、农、兵、学、商"集于一体的人民公社也缺乏强有力的干预机制,对插队知青无从控制。一般说来,生产队干部对知识青年管理松懈,多数放任自流。知青参加劳动多少,回家探亲的频率和居家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个人。兵团知青多数安置在边疆地区,生活条件、劳动条件相当艰苦。兵团半军事化生活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加上劳动强度高、纪律严格,没有不工作的自由,令许多知青难以承受。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兵团的政治气氛也更令人窒息。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任务当仁不让地落在贫下中农出身的现役军人、复转军人、老职工的身上。评比"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组织"天天读"、"讲用会"、"忆苦思甜"、"一帮一,一对红"等等一整套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军队政工经验,以军事化的组织系统为依托,得以大范围推广,保证了"再教育"工作持久开展。相形之下,农村社、队的"再教育"工作大多虚应故事。兵团战士中广泛流传的一首顺口溜说: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部队当兵光荣花,工厂工人幸福花,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农村插队向阳花,兵团战士苦菜花。 [/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  "兵团战士苦菜花"虽是一种比喻,一种幽默,却有一些道理。中学毕业生参军当兵,既神圣且光荣;进工厂做工不但免遭风吹日晒诸般劳作之苦,而且留在城市,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插队知青生活固然更清苦,但行动比较自由。至于兵团战士,肩负"屯垦戍边"重任,既种地又进行军事训练,亦兵亦农,遍尝两者的艰辛却得不到两者的实惠,难怪要生出种种牢骚。[/color][/size]

路在何方 發表於 2014-6-7 09:44

[size=5][color=#006400]部队当兵光荣花,工厂工人幸福花,
  农村插队向阳花,兵团战士苦菜花。[/color][/size]
[size=5][color=#006400][/color][/size]
[color=#006400][size=5]     [b][font=仿宋_GB2312][color=indigo]我看农村插队的各方面因素都比我们兵团要苦呢,可以换下个:[/color][/font][/b][/size][/color]
[font=仿宋_GB2312][size=5][color=indigo][/color][/size][/font]
[color=#006400][b][font=仿宋_GB2312][size=5][color=indigo]   农村插队苦菜花,兵团战士苦向阳花。:) [/color][/size][/font][/b]
[size=5][color=#006400][/color][/size] [/color]

含弘 發表於 2014-6-7 14:22

[size=6][color=Navy]身为兵团人,还没有这么详尽的了解过兵团的所以然,谢谢版主的长篇详解![/color][/size]

頁: [1]
001
四团宣传队
002
五连包头战友
003
家网兴城聚会
004
青岛聚会
005
亦庄合影
006
兵团狼青岛行
007
家网兴城聚会
008
家网宴会
009
家网兴城聚会
010
家网聚会 合影
011
呼市战友联谊会
012
亦庄合影
013
家网兴城聚会
014
家网兴城聚会
015
家网兴城聚会
016
家网兴城聚会
017
家网兴城聚会
018
家网兴城聚会
019
上海美女青岛行
020
家网兴城聚会
021
5.19大碗居聚会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